长龙劲舞的“蜈蚣”、活力满满的“马里奥”、摆动长尾的章鱼……4月29日上午,江苏各地风筝爱好者齐聚盐城市响水县黄圩镇云梯关,数百只形态各异的风筝腾空而起,场面蔚为壮观。这场由风筝串联而成的文旅体盛宴,点燃了春日的激情,激发了当地文旅市场活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放飞希望让梦想绽放”响水•黄圩第24届风筝文化艺术展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热闹非凡。只见风筝爱好者“迎风而上”,一个个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风筝冲向晴空,天空被装扮得五颜六色。竞技风筝,时而低飞,时而冲天,精妙的技术引得观者纷纷喝彩。
△风筝节现场
“今天放的是巨型鲨鱼风筝,全长15米。”风筝爱好者赵先生介绍。在“大鲨鱼”起飞前,赵先生一直拿着一个形似“降落伞”的花布寻找风向。“这个叫领航,就是要它先飞起来,然后再带着‘鲨鱼’飞起来。”
△百米“蜈蚣”亮相
与此同时,“非遗传承活力再现”风筝现场制作也悄然上演。“百米长的蜈蚣风筝共70节,每节间距1.3米,5名老同志耗时半个月制作。”黄圩镇均平村四组传统风筝制作团队78岁的成员单涛,谈起风筝制作滔滔不绝。“搭骨架、糊彩纸、扎鸡毛、对中线等每道工序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才能确保风筝双翅平衡,飞得高、飞得远。”
“风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活动邀请苏州、镇江、宿迁、盐城等省内地方风筝协会参加,让大家相互切磋技艺,加强联谊,促进非遗文化繁荣发展。”响水县风筝协会会长朱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黄圩人放风筝的历史据传可追溯到明代。由于历史上的政治、战争、经济和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黄圩人放风筝的习俗,在断断续续中流传至今。1999年黄圩风筝代表队代表盐城市参加全省风筝放飞比赛,黄圩镇被省政府命名为“风筝之乡”。截至目前,黄圩风筝节已举办23届,为丰富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形象、拉动旅游消费打开了新窗口。
“风筝节不仅展示了响水得天独厚的云梯关自然风光,以及风筝传统民俗文化在响水的发展成果,更展示了响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绿色、健康、活力的响水。”黄圩镇党委书记李爽介绍,“黄圩镇将以风筝为媒,搭建文化平台,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充分挖掘古云梯关历史底蕴,力争用2-3年时间,把云梯关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讯员蒋大勇王静叶珊珊现代快报+记者姜振军
通讯员供图
上一篇:海口小户型适合长期居住吗,佳元江畔锦御买房子能落户吗 最新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