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 
春日断想 世界短讯
来源: 扬中新闻网      时间:2023-04-24 08:49:31


(资料图)

□ 范选华

上周,有酷暑难耐过的一日,有倾盆雨泄来的一晚。不经意间,春来春又去,独坐窗前,不由得生出许多遐想。这春,正应了那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之花

还在新坝工作时,一次去村里调研,不经意间发现河塘边的迎春花绽放了,忽然觉得那开在枝头的不是花,而是可以触摸的心情。

也许是开始习惯这种单一的日常,也许更是满足平凡的眼下,我眼中,这新坝的迎春花与明珠湾畔比起来,多了一份恬淡,少了一份热烈,开出了些许哀愁,褪去了大片繁华。

其实,生活就是如此!迎春花能绽放多久?一个生命又能绚烂多久?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许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如这些迎春花一般,盛放时是那么的蓬勃,终究也只是过眼云烟。

有个春日,回永胜老家,门前的玉兰,饱含一腔向着大地奔放的炽烈,携着苍穹的蔚蓝,仿佛正在努力着,去冲淡寒冬岁月积存下来的冷酷。还有那路边唤不出名字的花,或腼腆含苞,或恣意绽放,它们离我似乎只有一个指尖的距离,但花开的声音,不是我俯首就可以听到的。而我却能感知到它们的生命呼喊,感受到别样心情的写意——它们向着天空的昂首,一定不是为了获得一朵云的沐浴,因为,不管接下来的日子会遇上怎样的风雨,它们都将以最柔软的方式着陆。

写到这里,我忽然觉得,曹雪芹笔下的黛玉葬花或许应该这样解读,孤芳自赏、自怨自艾的林黛玉最为感慨的,不是即将逝去的花季,而是最初花开时的那份悸动与尊严,因为它们从来不与谁争高低,不为迎合谁而折腰!

春之燕

环境的好转,最明显的莫过于儿时常见的鸟儿再回扬中,“山莲子”、麻雀自不待言,燕子可还是少见。姨娘隔壁家有一窝燕子,我难得去,也难得见到。清明放假,去看老人,恰逢轻巧灵敏的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又回到了久违的老家。燕子虽然历经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山山水水,但丝毫不见半点的疲惫,但见它们上下翻飞,浑身的欢喜。冷了飞去,暖了就回,有留恋但不迷恋,快活中几多潇洒,轻盈中不乏妩媚。单单这点,心里生出的不仅是呵喜,还有一份敬佩。

敬佩燕子,是因为它教会我们生活。生活总有不如意,生活处处有烦恼,有时我们会感到糟糕透顶,有时甚至会觉得生不如死,但仍会带上一副面具,假装幸福地活着,却从不敢使出摆脱的高招。摆脱烦恼,需要的只是单纯,正如燕子一样,春来秋遁,轻轻巧巧。偏偏的,我们不甘心去做燕子,却做了自认为千般精明万般乖巧的百灵鸟。明明身陷不幸的牢笼,却又为自己拥有一个镀金的笼子而自豪,以一种自欺欺人的欢愉,去遮掩那满目疮痍和内心煎熬。

燕子是幸福的,春来到,就名正言顺地归巢;秋风起,就正大光明地逃跑。心情有一点不快,就到田野间上下盘旋;有一丁点舒心,就跳在枝头毫无顾忌的骄傲。我觉得,人一生,不要过得那么累,为了名利奔跑,为了虚荣计较。高兴的时候,就朗朗地笑,不怕别人给贴上得意忘形的标签;悲伤的时候,喝点闷酒,顿足悲号,也不怕别人在后背上贴个懦弱的“商标”。遇到喜欢的人和事,从眼睛就能看出来;碰上看不惯的,也敢快意地说出来。这也是一种人生,燕子般地活着。

其实,当下,人永远不可能活得像燕子般春风得意。但人,都应该有权利像燕子般该自在时自在,该逍遥时逍遥。

春之笋

惊蛰,一声惊雷平地起,震动江洲,越过春寒,仿佛给早春的扬中擂动了巨鼓。

和自然相依而存了数千年,人类和大地早有默契,春雷动,虫始发,春耕不歇。在草木生发的日子,有一种春物是迎接惊蛰的 “歌唱家”,它的成长是有声音的。在万籁俱寂的春夜,它哔哔啵啵地往上窜,脱一层旧衣,就生得高些。从黄褐到青白,也就一昼夜的功夫,这就是春笋。

野菜,是春的前奏;而笋,是春的高潮。

写过《山家清供》的林洪,是个至情至性的生活家。和朋友对酌闲谈至半夜,也要叫厨房端上一碗莼菜春笋羹。在他眼里,笋清高如玉,清淡适口,是春日至珍。

他单是为了吃笋吗?他吃的,是春日的仪式感。

月下花前,林间笋上,是活泛的春。宋朝的苏东坡,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这位接连被贬的东坡居士,身处深山仍不忘吃笋。他晓得多吃笋,有助生发,保阴潜阳,在春天吃出个健康的身体,绝不生气。他一边吃,还要一边写诗去赞它,“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是的,错过了笋,春日不过是一场寡淡无味的灰色滑行。古人吃笋,怀揣着满心的敬意,披星戴月,翻山越岭也只为奔赴一场过时不候的春约。今人吃笋,也把笋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原乡,煎炒焖炖,酸甜辣咸,一棵笋,有无数可能。而于扬中人而言,春笋最佳搭档,当属河豚和刀鱼了,即便是下里巴人的河蚌,也能调和出天上才有的美味来。

春笋的季节很短暂,在懂生活的人看来,没有一天是应该被随意辜负的。

其实,春笋可贵之处,不在于美味,更在于精神。生而为竹笋,长埋土里,眼见黑暗,它本来可以无声地继续沉睡下去,却在春天寻着缝隙的光明,破土而出。

见过笋,你还会明白,最昂扬的奋斗是在夜里也不停歇,在浓湿的雨雾里也要拔节而上的。人也如此,唯有蓬勃发展,坚定前行,才能走得更远,留下清香在人间。

此间青绿,是春天里鲜味的高奢代表,也是春天里蓬勃向上的动人证据。

标签: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