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旭源纺织有限公司车间一景。 吴振湖 摄
“第一季度,预计完成产值1.7亿元人民币左右。”3月27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经济开发区城南园,福建(尤溪)旭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济宝,一边察看5G智能物联智慧纺纱生产车间一边介绍。
一直以来,纺织企业的生产模式都比较传统,许多如粗纱机的落纱等工序都由人工完成,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一直是纺织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作为三明市全力培育的百亿龙头企业新上项目的福建(尤溪)旭源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16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6.9亿元,建成长381米、宽86米的全省纺织行业最大单体车间,年可产17万锭高品质混纺纱、产值6亿元。通过智能化纺纱生产线搭载“纺纱MES云系统”,实现全流程在线数据采集、监控、操作与预测,让企业能够24小时不间断生产。
车间一角,几排全自动粗纱机隆隆作响,空中轨道上,空管进而满纱出,却不见一个工人。这与之前普通纺纱车间的繁忙景象大相径庭。
原来,全自动粗纱机采用自动落纱与生头技术,通过换纱机械手实现满管粗纱与空纱管自动交换,空管自动进入落纱架,为下一轮纺纱做准备,满纱通过BTS粗纱智能运输系统输送到空中立体纱库储存,并自动按需输送到细纱机台。
“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则通过筒纱自动输送系统、筒纱自动堆垛系统等,实现筒纱分品种智能输送、在线机器视觉检验、自动堆垛、自然回潮等无人化操作。
“车间的机台报警及操作提示信息能够即时推送,可以极大减少员工的无效巡回时间,减少操作响应时间80%以上。”林济宝说,车间的数字化不仅让生产过程更加优化,错误率降低10%、纺纱优品率提高20%、纺纱周期缩减30%,用工人数还能降低70%以上,原来1万锭要50人到60人,现在只要个位数。
林济宝表示,旭源纺织高品质混纺纱项目将继续做大做强“纺纱-织造-染整”产业链,为纺织行业数字化生产探新路。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40万锭,预计年产值18亿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